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美最大團購網 收購台灣「地圖日記」


知名網站地圖日記,日前跨足團購市場後,業績上升了一倍,達到了月入千萬的業績,也吸引美國最大團購網站業者的目光,在美國芝加哥晚間8點,台灣時間1日上午10點,宣布將收購地圖日記網站,而這個網站的創辦人是來自台南的郭姓兄弟檔。



這對兄弟檔就是網路地圖日記的創辦人,年紀輕,只有30出頭,哥哥郭書齊,留美碩士,弟弟郭家齊,美國史丹福大學電腦碩士,3年前,兄弟倆一起喝咖啡,突然有了這個想法。地圖日記創辦人郭家齊:「地圖社本身,我們大概有120多萬的會員,這些會員我們確切知道,每一個人的位置,這些位置資訊,在轉換團購使用者,是非常有幫助的。」

把想法化為真實,在2007年創辦了地圖日記,短短時間內,成為台灣排名第三的社群網站,一個月的收入將近500萬,3年後看上團購市場,只要揪團到一定的人數,不管是美食,還是美容SPA,只要和食衣住行有關的產品,提供比市價還要便宜的服務,推出後,業績翻了一倍,月收入近千萬。

正因為在網路世界的高知名度,也吸引美國最大的團購網站出資併購。郭家齊:「龐大的會員基礎,團隊執行的效率,是美商看中的最大原因,我們當然是蠻高興的。」

成了全球企業的一員,郭氏兄弟說,將會利用美國企業的經驗,行銷台灣。

文章來源: TVBS

美日韓接連軍演 中國緊張


新頭殼newtalk 2010.08.20 張永安/綜合報導



當美、韓兩國在黃海進行針對北韓的軍事演習計劃加劇北京和華盛頓的緊張關係之際,日本讀賣新聞19日也報導指出,日本自衛隊將在包括釣魚台附近海域舉行軍演,美國將派第七艦隊支援。

中國官員日前提出警告說,軍演對北韓做出挑舋的行為威脅到中國大門的安全,將點燃中國公眾輿論的怒火。一位高階官員更說,事情的確可能出現失控的危險,這將是對中國國家安全的真實威脅。

五角大樓週三說,美韓兩國下個月將進行新一輪軍事演習,以加強針對朝鮮潛水艇襲擊的防御,而這次軍演地點就在朝鮮半島西海岸外、鄰近中國的水域。

華爾街日報20日則指出,黃海軍演所引發的緊張氣氛反映出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日益激烈。中國正對美國在其後院的主導地位提出越來越多的挑戰。當華盛頓堅持認為美國海軍可以自由、無阻礙地穿越該地區具有重要商業意義、緊鄰中國海岸的航道時,北京給予了回擊。

中國國防部網站十九日公布解放軍東海艦隊轄下一支新型岸艦導彈部隊,日前在東海舉行軍演,並從岸上發射反艦導彈,精確命中海上目標。

從中國國防部網頁發布的圖片顯示,解放軍這次演習發射的是車載三聯裝「鷹擊62」反艦導彈。「鷹擊62」有航母殺手之稱,射程三至四百公里,主要是針對航母或兩棲登陸艦等大型軍艦。

五角大樓發言人惠特曼(Bryan Whitman)對此則表示,下次軍演目前仍在計劃中,他說,中國沒有理由將這次或是這一系列軍演看作是對它安全的威脅。

中國官員對《華爾街日報》說,美國相信它在南中國海的國家利益相當於在墨西哥灣的利益,讓中國越來越惱怒。他說,這種邏輯很難向其他國家解釋。他指出,美軍執意在黃海舉行演習,是想證明美國不容忍它的行動自由受到任何限制。但他說,「這不是重點,問題在於這些大國要怎樣互相照顧彼此的感受。」

但顯然這次美國是有備而來。日本讀賣新聞十九日以頭版頭條,報導日本自衛隊預定在十二月,首次舉辦一項目的為「離島奪回訓練」的軍演,軍演地點包括九州大分縣內陸的陸上自衛隊日出生台演習場及南西群島海域,也就是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台附近海域,美國也將派第七艦隊支援。

報導中指出,演習設定的情況為日方從敵軍手中,收復某座偏遠的西南小島。日本將派對地、對艦攻擊力高的F2戰鬥機、海自P3C巡邏機,以及在F-15戰鬥機護衛下,由八架空自C130運輸機,搭載二五○名的傘兵進入小島,由於這項軍演,視為是日美聯合軍演的一部分,所以美國第七艦隊也將提供支援。

讀賣新聞並特別指出,以往日本在進行類似演習時,因為顧慮周邊國家反應,所以均控制在有限的範圍內,但因今年中國海軍艦隊數度在附近海域騷擾,防衛省官員認為,有必要向中國展現日本守衛南西群島的決心。讀賣新聞說,這項軍演被認為,具有箝制中國海軍在東海擴大勢力的作用。

日本共同社日前報導,美國歐巴馬政府決定不再直接提及釣魚台適用安保條約,消息曝光後,美國國務院在媒體追問時才又重申安保條約仍及於釣魚台,而日本外務省發言人兒玉和夫十八日則表示,日本並沒有獲得美方告知已改變立場,並強調這個東海小島若遭攻擊,美日兩國將「共同回應」。

文章來源: 新頭殼

美方請求沒收兩棟房產 扁家急欲脫手


前總統陳水扁一家人因涉及弊案分別被判刑,美國司法部認為扁家以收賄所得在紐約及維吉尼亞兩州購置兩棟房產,已觸犯美國多項法律,在台北時間15日提出民事沒收告訴,據指出,美方勝算很大,紐約州及維州的房屋仲介資料顯示,扁家已委託房仲對外兜售這兩棟房產。



美國司法部要求沒收的扁家兩處房產,分別是紐約市曼哈頓島西28街261號的Onyx Chelsea公寓大廈5B號,以及維吉尼亞州凱斯威克(Keswick)Ferndown Lane 2291號的獨棟住宅。其中,凱斯威克的住宅位於沙洛茲維爾近郊的「格蘭摩爾莊園」(Glenmore),網頁顯示屋主欲以59.9萬美元出售,房屋內部共有3房、兩套半衛浴。

美國司法部訴狀指出,根據美國與台灣司法機關的調查,扁家來自賄賂等的不法所得,透過位於美屬維京群島與尼維斯島轉入美國,紐約與維州的房產雖然分屬當地的兩家有限公司,但兩家公司事實上皆是維京群島Avallo Ltd.公司分支機構,Avallo Ltd.的負責人正是扁家媳婦黃睿靚。

訴狀列舉6大理由,要求紐約州南區及維州西區兩處聯邦地區法院同意沒入兩處房產,根據向兩處法院提出民事沒收訴狀內容,當中所列犯罪事實與台灣檢方的起訴書內容相同。美國司法部已表示,可能會將拍賣的部分所得歸還台灣政府。

據指出,扁家族與相關人士合謀,隱匿賄賂、洗錢等不法所得,並違反美國法規將資金匯入美國,最後以不法所得違法購置房產,已違反美國法典第18編第981條民事沒收法(civil forfeiture),以及第18編第1956條利用金融工具洗錢與1957條為藉由特定不法活動,從事房地產交易。

扁案爆發後,特偵組為追查扁家跨國洗錢,曾向美方請求協助,美國司法部這次就是援引特偵組提供的扁家洗錢證據,認定扁家在美兩棟房產屬於洗錢等不法所得;法界人士表示,美國法律賦予司法單位可對尚未定罪的可疑資產沒收,對追討犯罪所得相當有效。而扁家似乎想趕在被法院沒收之前,急著將兩棟房產脫手。

文章來源: NOWnews

美政府想要法辦維基解密創辦人


針對維基解密網站陸續公布美國國務院大量機密外交電文,造成美國外交上的重大困擾,美國政府正在想辦法,要把維基解密創辦人法辦。



美國國防部1位高級官員30日表示,來自司法部、國務院和國防部的律師們,目前正在研究,是否能夠以「反間諜法案(Espionage Act)」,將維基解密的創辦人亞桑傑(Julian Assange)起訴。

官員表示,官方的律師們都在仔細檢視,如何處理維基解密洩露大量涉及國家安全和外交機密的事件。目前律師們還在研究當中。

文章來源: 央廣

網路曝隱私 未來或將改名換姓


(中央社台北18日電)現在年輕人把太多個人隱私資料放在社交網站上,這種行為可能會逼使他們在將來須改名換姓。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路報導,「谷歌」(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像是「臉書」(Facebook)這類網站的使用者將來可能會被迫改名,才能擺脫過去網路上種種愚蠢的行為。

施密特表示,這些年輕人在網路上記載大量巨細靡遺的瑣事,可能會在將來申請工作時,成為揮之不去的困擾。

施密特說:「我認為社會不曉得當所有事情可以讓所有人在任何時候獲得、知悉與紀錄時,會發生什麼事。我的意思是,我們要以整個社會的觀點好好想想這件事。」

身為世界最大搜尋引擎背後推手的施密特,他這番言論馬上遭人譏評為虛偽。

網路新聞網站「紀事網」(Register)的威廉斯(Chris Williams)說:「谷歌的使命就是把每件事紀錄下來,並讓其眾所皆知。他們靠的就是社會不理解這個後果而大肆獲利。」

谷歌擁有為數可觀的使用者資料,透過Gmail處理數十億封電子郵件,經由谷歌「街景」(Street View)查看大量房屋畫面,以及網路搜尋可以找到各種資訊。位於加州(California)的谷歌,也擁有世界最大的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

但施密特的警告也算是呼應了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的言論,歐巴馬告訴年輕人,不要把「愚蠢的東西」放到網路上。

歐巴馬自己就是社交網站愛好者,但卻警告年輕人,「小心你在臉書上所放的資訊」,因為你不曉得你將來的雇主會不會看到。(譯者:中央社李建緯)990818

文章來源: 中央社

網路普及 填不平數位鴻溝


【編譯成怡夏整理報導】網路發展至今,雖帶來更多便利,但不可諱言的是,網路業大多數由富裕白人男性掌握,與另外數十億普通網路使用者間,出現了巨大數位落差。



根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網路專家一直有著想要提供更多人網路連結的意圖,他們假設新的網路公民也能共同分享那些線上社群所享有的好處。

然而情況可能並非如此。許多網路專家表示,網路設計者多半是居住在美國和歐洲大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大批非都市居民使用者的生活方式間少有關聯,當前的網路內容對這批使用者來說也就缺乏吸引力。假如要讓世界的大多數使用者不僅僅是使用幾個基本功能,網路的開發者就必須滿足這樣的鴻溝。

網路篩選使用者

「網路假定了特定的使用者,背景類似於創作者本身。」為麻省理工學院中心主持未來公民媒體的查理斯‧希克仁米哈伊說,「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幾乎每個使用網路的人都必須是白人、20幾歲以及住在都市的人。」

伊利諾州西北大學所做的一份研究發現,在美國人當中,那些有優勢背景的人有較高的網路程度,也比那些來自較不富裕家庭有更多的網路活動。

「人們擁有接觸網路的管道,並不意味著就知道如何使用網路。」該報告的作者伊斯特‧哈吉泰說,「我們關心的是,即使人們可以接觸網路,我們仍須持續觀察他們網路技能和線上行為的諸多變化。」

對那些美國之外的人來說,跨越數位鴻溝可能會更加困難。自從2000年以來,比起其他地區的人,對那些美國之外的人來說,跨越數位鴻溝可能會更加令人氣餒。自從2000年以來,比起其他地區的人,中東地區的網路使用已經是全世界成長速度最快的地方。

雖然有愈來愈多的阿拉伯人連上網路,但網路內容當中只有不到1%是阿拉伯語。而阿拉伯語是使用人口第5多的語言。

約旦是中東地區最積極彌補數位落差的國家之一。這裡的資訊科技部門得到國王阿布杜拉2世的強大支持,成為占國民生產毛額12%的產業。

據致力於追蹤阿拉伯地區科技公司的網站「啟動阿拉伯」(Startup Arabia)的資料,只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網路使用者超過約旦。

「約旦沒有資源。我們沒有石油,沒有任何主要的礦物資源,我們唯一擁有的就是教育。」首都安曼蘇馬耶公主科技大學資訊科技系主任哈米斯‧歐馬說。

融入科技也要時間

但約旦仍舊有很嚴重的數位落差。在約旦,只有54%的家庭擁有個人電腦,大約只有30%的人口會使用網路。至於那些沒有電腦的人,根據上個月約旦週刊發布的統計部門報告,大約有半數表示他們無法負擔得起電腦,還有40%表示他們不需要網路。這裡得花上幾十年才會根深蒂固地完全網路化,加州科技學院電腦科學教授史蒂芬羅說。

「不只科技成熟需要時間,不同的社會要學習使用網路,並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完全適應且運用網路,也需要時間。」他說,「這樣的過程在已開發國家花上了好幾十年,但在開發中國家卻才剛開始。」

非營利組織「每個孩子一台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的羅伯‧法迪爾(Robert Fadel)表示,最重要的事在於持續讓更多人接觸到科技,這樣一來他們才能發現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方式。在過去兩年當中,該組織已經協助將150台電腦發給35個國家中的孩子。

「孩子在社區、父母和老師的支持下,將會把網路摸熟。我們可以透過給予她們自由和接觸這些工具的管道來幫助他們。」法迪爾說。他補充說,擔心這些人因為不知道如何使用而無法得到網路全部的好處,就好像擔心在沒有解說的狀況下,人們會不知道該如何從圖書館受益一般。

西北大學研究報告哈吉泰則說,要達成真正的網路平等,將這些工具放在所需要的人手邊以外,還要做更多。致力於彌補數位落差的組織必須「發展提供支持的資源,並建立一個諮詢中心,提供社區資訊課程或是指導。」她說。

她也補充說,任何課程都需要有效瞄準觀眾的需求,因為有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們需要學習到什麼程度才足夠。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網路時代報業轉型 收不收費作法分歧


(法新社倫敦3日電) 分析師表示,全球報業在網路時代都被迫轉型,目前在倫敦進行的2個實驗孰勝孰敗值得關注。



在英國,梅鐸(Rupert Murdoch)的「泰晤士報」(Times)和「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終於從2日開始實現長期以來的計畫,對網路讀者收費。這是此間第一家非專業報對新聞網站收費的例子。

另外,上週倫敦市區報紙「標準晚報」(EveningStandard)則放棄原來每份50便士的收費,改為以通勤族為對象的免費報。

「標準晚報」的俄羅斯新東家上週表示,這項決定將該報的發行成本從每份報紙30便士降低為4便士,讀者人數也由50萬激增為130萬。

eMaketer資深分析師艾布蘭(Karin von Abrams)告訴法新社:「由數位科技引發的報業演化還處於初期。」

他說:「對於大部分老式商業模式而言,遊戲已經改變,但是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成功的新商業模式。」

對報紙而言,值得研究的新模式之一就是免費報。

根據「全國讀者調查」(National ReadershipSurvey),每天在16個英國城市主要火車站和公共運輸站的免費「地鐵報」(The Metro),目前週間每天都有超過350萬人閱讀。

「每日郵報」(Daily Mail and General Trust)旗下的「地鐵報」完全依賴廣告收益。

過去7年來,該報一直都營運良好,甚至在經濟危機期間,還有盈餘,令傳統報紙欽羨。

最近幾年來,名聲好但虧錢的「標準晚報」易主,由俄羅斯鉅亨勒貝迪夫(Alexander Lebedev)在2009年買下之後,改為免費報。

免費報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能讓通勤族取得。

目前「地鐵報」、「標準晚報」和另一家比較小,但也賺錢的倫敦免費報「城市早報」(City AM)目標都是商業人士,也全都依賴在地鐵站和火車站發送,以節省成本。(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文章來源: 法新社

網路易物 手機換到保時捷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還記得加拿大男子用迴紋針換到兩層樓房子的故事嗎?現在美國一名十七歲少年如法炮製,用一支破手機換到一輛保時捷敞篷跑車!



17歲少年上演網路易物傳奇

十七歲加州少年歐堤茲,天生就很有生意頭腦,他曾以三十美元(約台幣九百六十三元)代價買下朋友舊手機,然後再以三倍價格賣出;家裡若需要什麼電氣用品,爸媽也會要他上網看看,能不能用其他東西換到。

兩年前從一支爛手機開始交換

兩年前,歐堤茲開始上Craigslist網站以物易物。他先是把一支沒人看得上眼、破得可以丟到垃圾桶的手機,成功換成一支新一點的手機,然後陸續換來iPod、越野機車、筆電,甚至豐田Toyota 4Runner運動休旅車。

歐堤茲換到這輛休旅車時,因為還不滿法定駕車年齡,所以他馬上就決定換成別的;此後他再陸續換到大馬力越野高爾夫球車、更好的越野機車、各式各樣轎車,最後換到一輛一九七五年的福特Bronco吉普車。

手機→iPod→越野機車→筆電→休旅車…

由於舊型的福特Bronco收藏家多,因此歐堤茲估計,這輛Bronco應有一萬五千美元(約台幣四十八萬)價值。他再度上網交換時反應熱烈,有人想拿鎖匠生意來換,而他最後換到的就是這輛保時捷,價值只有九千美元(約台幣二十九萬元),事實上不是太划算的交易。且保時捷還有個缺點,就是花費高,光是油料就所費不貲,每次保養還得花上一千美元(約台幣三萬二千元)!

用手機換到保時捷聽來很了不起,不禁令人想起四年前第一個以網路易物一砲而紅的加拿大人麥克唐納,他當年可是用一個小小的迴紋針換到一棟兩層樓的透天厝!

文章來源: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