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門牙搖搖欲墜 全瓷冠人工植牙重建


一名40歲的女性業務員,因為騎機車路滑,以致摔倒,竟然意外撞裂前面右上中門齒,後來發現前牙搖搖欲墜,面臨必需拔除危齒的命運,但是擔心缺牙有礙觀瞻之外,也不方便出外接洽業務,有可能門牙缺牙導致說話漏風、口齒不清,於是找牙醫補救,希望重拾原本完好的門面,醫師評估診斷認為選擇人工植牙,有助於患者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門牙外傷斷裂或掉落,是牙醫常碰到的問題,中華民國植牙醫學會專審會主委程國慶醫師表示,必需把握治療黃金時間,否則可以導致更多問題。牙齒外傷依受傷部位及程度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如果僅是輕微部分牙冠斷裂,可以樹脂來填補修復;但若損傷影響到神經時,就必須先進行根管治療,再套上牙冠保護;如果牙齒斷裂程度嚴重,甚至傷害到下方組織時,就必須考慮做牙橋或人工植牙的方式來加以修復。不過做牙橋要先將前後相鄰的兩隻牙齒部分磨去,成為牙冠,以此作為承托,在兩齒之間連上一顆假牙,但是可能會損害正常的牙齒。

人工植牙的好處在於除了可以避免傷壞鄰牙之外,也可以避免因為失去牙齒而造成牙床骨萎縮。有的人因為前牙失去牙齒一段長時間,導致骨頭萎縮,甚至形成門牙位置凹陷現象,從外觀上看起來,上顎顯得扁平,失去原有立體的外型,如同老人般。所以如要植牙前,仍然需要先評估齒槽骨癒後骨質狀況,然後再進行植牙手術。

值得注意的是,什麼才是進行人工植牙的黃金時間?程國慶表示,對於意外受傷導致門牙撞斷的患者來說,植牙最好在撞斷牙齒一個月內時間進行,也就是所謂把握黃金治療期,因為一個月時牙肉已長好,但是牙床尚未吸收,植牙可維持牙床骨現狀,避免將來萎縮還要進行補骨手術,徒增手術困難度。

而製作假牙時若能做全瓷冠,而不是一般的瓷牙,可以更有透明度,看起來逼真似真牙,透過人工植牙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補救,作為永久假牙,如此就不會因為一時不注意失去門牙而造成終身無法改變的遺憾,而且植牙的好處是不會影響相鄰的正常牙齒,也不會對患者造成痛苦。

對於缺牙的患者來說,人工植牙是不錯的治療方式。牙醫師吳飛鵬提醒,任何手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植牙也不例外。因此,必需謹慎選擇慎具有專業訓練的合格牙醫師,透過專業的評估診斷,並在設備齊全的牙醫診所或醫院接受植牙,才能確保人工植牙的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術後還是要保持正確的口腔清潔,並且定期作口腔健康檢查,才能維持牙齒健康。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0&id=12189

文章來源: 中時

長期重西醫、輕中醫發展 監察院5日通過糾正衛生署


由於衛生署長期以來重視西醫藥,卻輕忽中醫藥發展,監委程仁宏5日表示,中醫藥是傳統瑰寶,歐美各國對於「傳統醫學」持逐漸開放的態度,反觀台灣卻未積極改善中醫執業環境與相關法令,也未導引中醫藥人才從事研究,監察院已通過糾正衛生署。

程仁宏舉例說,韓國1994年成立韓醫學研究院,2005年就有140名研究員,研究經費有新台幣28億元;反觀台灣,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早在1963年成立,2010年預算為1.45億元,原先編制研究人員有54人,但現在只剩26人。

此外,從國內醫師人數來看,2008年執業醫師人數5萬餘人,西醫師占69.62%、牙醫師占20.79%,而中醫師人數只占9.58%。

監委趙昌平指出,衛生署歷任署長與副署長,從未具有完整的中醫藥資歷,衛生署可以考慮找具中醫藥背景的人擔任其中一位副署長,擘劃中醫藥長遠策略。

程仁宏表示,台灣中醫整體臨床教學體系還在建構中,未能提供有系統的臨床訓練,仍承襲傳統師徒制為主要訓練模式,訓練品質良莠不齊;衛生署應該研擬具體措施,鼓勵中醫藥人才投入中醫藥研究,研議鼓勵中醫院或醫院中醫部門發展住院醫療的可行措施。

文章來源: NOWnews

鎖定五千藥罐子 藥師到你家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2日電)明年健保費用將突破新台幣5000億元,其中約1/4花在藥費,藥師將拜訪5000名愛逛醫院的藥罐子,目標是花1元的藥師人力,省下2元的醫藥浪費。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日前協商明年健保總額,牙醫、中醫、西醫基層與醫院代表為5000多億元的額度分配吵翻天;相形之下,「藥師居家照護」幾千萬元只是零頭,與會委員大方加碼放送。

費協會主任委員楊銘欽說,明年藥師照護對象擴增到5000人,服務區域由目前的北高、澎湖再擴大,不僅納入直轄市5都,更擴及全台灣。

中央健保局醫務管理組長蔡淑鈴今天說,提供服務的藥師不限社區開業者,也擴大醫院執業的藥師,至於高診次藥罐子病患接受藥師一對一輔導的條件,預計今年底定案。

今年開辦的藥師居家照護對象是每年就診超過200次或每個月超過20次、且在6家醫療院所就診的民眾,由社區藥師每個月到府輔導用藥,今年度計畫訪視1100名經過篩選的患者。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連瑞猛說,從今年4、5月藥師開始家訪,至6月底,藥師成功居家照護病患有800多名,高診次病患接受藥事照護後,醫療花費節省幅度超過原本設定的10%,估計今年底可替健保局節省醫療費用1000萬元以上。

連瑞猛以健保局的資料分析,藥師在照顧個案平均2.5次以後,在「就醫總次數」方面,平均下降24.3%。在「門住診醫療費用」方面,平均下降17.4%。藥師訪視病患2.5次後,患者門住診醫療費節省345萬餘元,藥費減少80萬餘元。

連瑞猛說,台灣人用藥是美國人的7倍,當1天用藥超過12顆時,就有必要請藥師檢視,藥事照顧經驗顯示,重複用藥而使劑量過重及加重副作用,或藥物配伍禁忌,即不同藥物交互作用而使藥效加成或相抵,都有危害健康之虞。

連瑞猛說,藥師家訪發現,高診次病患常常看病不吃藥,醫囑順從性很差,逛醫院拿回家的高血壓、糖尿病、止痛藥等藥物,堆到可以開藥店,真的全吃下去,也會出問題。

他說,民眾開門迎藥師,可以檢查藥品清單,也能諮詢用藥疑難雜症,還可以回醫院和主治醫師討論調整藥物,省藥省錢顧健康。

楊銘欽認為,社區藥師家訪高診次民眾,短時間可能看不出節省健保藥費的明顯效益,但是長遠而言,對導正民眾不當就醫行為、減少重複用藥的傷害,一定有幫助。990922

文章來源: 中央社

錯拔5顆牙 才查出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可能讓患者誤以為是牙痛。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徐賢達昨(三)日表示,門診中一名五十三歲的婦人,十一年來因感到「牙痛」四處求醫,不惜要求醫師幫忙拔牙,希望能根治;但連拔五顆後,疼痛仍未消除。直到前往醫院就診檢查,發現其實是「三叉神經痛」,不必拔牙,採用顯微神經血管減壓術治療後,終於有效治癒,根除疼痛。

神經外科醫師徐賢達表示,這名五十三歲的陳姓婦人,覺得牙痛之初,就要求牙醫師幫忙拔牙,但連拔兩顆後,還是感到疼痛。事後醫師研判是三叉神經痛,並建議她到大醫院再進一步檢查。患者卻很堅持自己的感覺,繼續找牙醫拔牙,把左上排的牙齒都幾乎拔光了,前後共五顆,疼痛仍然無法解決。婦人剛發病時,造成的痛中的酸抽感,十分不適。有時疼痛會從牙齒附近開始,一直往上鑽,痛到淚流不止,嘴巴都沒辦法張開,無法吃東西、連講話都會痛。今年四月,痛得更厲害,於是就猛吃成藥止痛,劑量越加越重。直到近期前往醫院神經外科求診,總算擺除長達十一年的折磨。

徐醫師表示,三叉神經是人體第五對神經,分布在上下頷的部分,與牙齒的神經相當接近,因此很容易讓患者誤以為是牙痛,病患的主述也會讓醫師誤判而拔除牙齒。類似這名婦人誤將三叉神經痛認為牙痛而拔錯牙的病患,在門診時有所聞;不過,三叉神經痛發作時,甚至連風吹都會痛,這一點和牙痛仍是有所不同。經診斷,患者的疼痛是因為血管變形壓迫三叉神經所造成,並建議可採用顯微神經血管減壓術,來改善疼痛的狀況。

醫師指出,過程中從耳後進入顱腔達血管壓迫神經部分,以鐵弗龍(Teflon)纖維隔開血管與神經,解除神經因壓迫形成短路現象。手術後,患者疼痛狀況大幅改善,回診拆線時,疼痛已完全消除,終於擺脫十一年來三叉神經痛的糾纏。

文章來源: 台灣新生報

金價飆 業者怨金牙做一虧一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8日電)黃金價格飆到歷史新高,貴金屬假牙價格沒漲,牙材業者向牙醫抱怨,金牙做一個虧一個;牙醫師則會勸病人,既然貴金屬假牙和全瓷牙冠價格差不多,不如改做全瓷牙冠。

開業牙醫師黃怡豪今天說,貴金屬牙冠內襯去年就漲過一波,漲幅約15%到20%,平均做1顆假牙要多花新台幣1500到近3000元,今年金價繼續飆升,貴金屬假牙價格沒有漲,牙材業者吃不消,紛紛要求牙醫「不要再接貴金屬假牙案件了」。

黃怡豪說,現在大概只有在老人家嘴巴內找得黃澄澄的金牙,一般人做假牙,多半選擇金屬內襯、外層瓷牙冠的假牙,金屬內襯又分為內含50%以上黃金的貴金屬,以及不含黃金的賤金屬如鎳、鉻等,另外還有全瓷牙冠可供選擇。

由於黃金純度愈高,不僅牙冠與牙根的密合度愈好,且抗氧化性佳,用久了比較不會變黑;然而,貴金屬假牙成本漲到牙材業者斤斤計較會虧本時,各地牙醫師公會卻不敢貿然喊漲,深怕假牙做一半的民眾向衛生局投訴,引發消費糾紛。

黃怡豪和另一名開業牙醫鄭銘鎮說,不少牙醫同行會勸病人改做全瓷牙冠,反正兩者價格差不多,全瓷牙冠更自然美觀。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林世榮表示,全瓷牙冠的材質各異,較耐磨的二氧化鋯為例,目前1顆行情約2萬5000到3萬5000元,過去因為價格高出貴金屬假牙一大截,患者多半在前面牙齒要鑲補時,才比較考慮二氧化鋯全瓷牙冠,現在則是花得起貴金屬瓷牙價位的患者,有意願多花1000到2000元,改做全瓷牙冠。

值得一提的是,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持續進行廢棄貴金屬假牙回收提煉黃金捐助公益的計畫,現在卻是十分低調。黃怡豪說,金價這麼貴,寧可把拆下的廢棄金牙消毒後還給病人,以免病人以為被占便宜。

至於全瓷牙冠也並非全無缺點,鄭銘鎮說,這要看病人牙齒的咬合力,萬一全瓷牙冠無法承受咬合力而碎裂,也是會發生糾紛,金屬假牙不可能完全被取代。991008

文章來源: 中央社

牙科翻紅 北醫牙醫系闖前十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6日電)99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今天放榜,補教表示,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首度擠進第3類組前10名,贏過中國醫藥大學、輔仁大學、慈濟大學和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得勝者文教機構升學顧問呂冠緯表示,傳統第3類組,台大醫學系是首選,其次是陽明醫學系和成大醫學系;以往擠進第3類組前10名的牙醫系,只有台大和陽明,今年增加北醫牙醫系。

呂冠緯表示,根據推估,北醫牙醫系今年的最低錄取原始分數勝過中國醫藥大學、輔仁大學、慈濟大學和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也贏過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呂冠緯分析,家長越來越喜歡牙醫系,目前住院醫師月薪約新台幣6、7萬元,但是牙醫系畢業後,住院醫師除薪水較高外,住院醫師訓練時間不像外科住院醫師可能要7年,上班時間也較短,如果到診所執業,月薪還可能高到20萬元。

呂冠緯說,住院醫師月薪6、7萬元,而第2類組熱門科系畢業年薪可以達到150萬元至200萬元,在景氣回春情形下,有更多考生回流選擇第2類組,不再獨尊醫學系。去年台大醫學系和陽明醫學系差8分,今年擴大為10分,反映出今年有更多考生在填台大醫學系為第1志願後,第2志願為台大物理或是台大電機,而非陽明醫學系。990806

文章來源: 中央社

牙病多 七合一定位人工植牙新境界


平日事務繁忙、為民喉舌的立委們,牙齒健康情況普遍不佳,尤其吃飯時間不正常,開會還可能開到三更半夜,無法正常休息照三餐做口腔清潔,甚至牙齒疼痛時還無法分身找醫師看牙,直到來找牙醫師時通常已是牙齒疼痛,嚴重甚至牙齒輕微動搖......,現代人講求效率與成效,立委們又尤其注重隱私與形象,處理牙周病,甚至植牙醫療問題,牙醫師建議,術前必須停看聽、多比較,術後才能輕鬆又自在。

過去植牙失敗的案例時有所聞,但隨著科技與植牙技術越來越進步,植牙過程可以不需再心懷恐懼,疼痛度也能減輕到最低,ICOI國際口腔體醫學會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安全性的植牙過程,除了必須具備高科技的儀器精密檢查,還須配合牙醫師的豐富的醫療經驗及技術,藉由七合一的植牙技術相輔相成,可達到完善的判斷與最精準的醫療。

首先,植牙位置掌握精確,就能避開植體不慎植在骨質不佳之處,植牙成功率也會大大提高。目前新式幾乎無什麼痛感的雷射3D電腦定位植牙系統,就是運用3D電腦斷層進行手術模板的規劃,掌握植體規劃植入的最佳位置,可明確精準作定位,不僅可縮短病人於術中手術的時間,手術過程的安全性與術後的成功率都可有效大幅提升。

植牙的技術日新月異,七合一定位性人工植牙流程已開啟植牙新視界,從全口重建詳細規劃,透過3D電腦斷層掃描進行模板設計,徹底做好牙周病治療,然後預備假牙的製作,並在進行拔牙的同時,利用水雷射激光微創技術將上顎鼻竇的薄膜推高,並針對不足的牙骨床採取補骨措施,以確保手術過程中不致於誤傷神經與鼻竇,直接經由電腦斷層設計出的安全引導定位方式,安全且精準的將植體植入。呂睿庭表示,植牙手術過程中最好隨時監看電腦導航系統,可更清楚掌握植牙位置、方向及深度,降低牙肉翻瓣的機率,並搭配雷射手術具滅菌、止血、縫合的特性,不僅省去傳統繁複的植牙流程,術後傷口小除了植體的腫脹感外,依患者療程複雜度不同,可有效降低疼痛度,相對發生術後感染機率也大幅降低,成功率相對提高。

植牙已趨向於安全、低疼痛的境界,但是仍有必須留意的適應症。牙醫師何擇榮表示,若是病人本身骨床條件不佳、骨質流失嚴重,仍然應按部就班先完成補骨過程,如果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為避免骨質癒合不良,術後應切實戒菸,而且,在進行全口重建、植牙手術前,最好先與醫師溝通清楚,才能做出最正確的醫療判斷。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0&id=11913

文章來源: 中時

牙畢生開業 須特訓2年


衛生署規定,從七月一日起,牙醫系畢業生要經過兩年訓練,學習偏遠地區、身心障礙與養護機構等衛教義診,以及必修感染、急診等臨床技巧,才可自行開業。

衛生署醫事處科長劉玉菁昨天指出,這項「二年期牙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委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專家擬訂,適用於今年應屆的牙醫系畢業生,將有兩百多家醫療機構可提供培訓,目的是提升民眾口腔醫療服務品質。

計畫內容規定,牙醫系畢業生須在兩年期間,前往學校、社區、偏遠地區及身心障礙者養護機構,提供口腔衛教、義診、口腔檢查與疾病篩檢等服務,還要必修醫學倫理、醫事法律、感染控制與廢棄物處理、衛生政策、急救訓練、病人安全等課程,以及全人治療訓練、社區牙醫學、口腔顎面外科及急症的訓練。

台灣現有一萬二○二家牙醫診所,每年約有三百五十名牙醫系畢業生,大約有半數前往診所接受訓練,另一半前往教學醫院訓練;不過,訓練內容及訓練機構的條件,現況並無明確規範,亦無審查機制,只規定要修習兩年。

衛生署醫事處表示,去年以前的牙醫系畢業生仍適用舊規定。

文章來源: 台灣新生報

牙周病用雷射治療不好嗎?複合式療法看俏


「醫師,這裡是用雷射治療牙周病嗎?」愈來愈多患者會在治療前先小心詢問。尤其近幾年來,牙醫師開始將雷射運用在治療牙周病上,強調不像傳統手術後容易紅腫、流血、疼痛,甚至「不需開刀」的訴求,吸引不少害怕疼痛的消費者,但雷射真的能取代傳統手術成為正統療法?不少專業醫師仍持保留態度。

坊間常可看到不少雷射運用於牙周病治療的宣傳手法,令人眼花撩亂,WCLI雷射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臨床上發現雷射治療不但可以滅菌,還具有活化牙周組織自癒與再造能力,對於牙周病的治療領域確實是一大變革,但這不代表傳統手術可因此退位,相反地,若巧妙的運用傳統手術與雷射治療的複合式療法,牙周病治療的預後效果會較佳。

雷射應用在牙周病的治療,主要是利用光束能量產生高溫,清除壞死組織並同時滅菌,若與傳統手術相比較,雷射治療對於傷口具有滅菌、縫合傷口與止血的功效,讓患者在牙周病的治療上能更舒適,減少術後疼痛、並加速傷口復原力。雷射治療的優勢可說是低疼痛滅菌、減低菌血症的可能性,對於治療牙齦炎有不錯的效果,但對於中重度的牙周病患者,雷射治療是標準治療程序,若僅單純運用雷射治療,就會有滅菌不完全之慮,相對地,二度感染牙周病的機率亦大為提高,所以必須配合傳統開刀模式,運用雷射刀所激發的水刀將牙齦組織以低疼痛方式做切割,再運用雷射滅菌率高的效果進入牙齦深層做滅菌療程,牙根的牙結石因牙齦已被雷射切開,醫師則可以運用低疼痛的石英震盪器作牙結石的深層磁振去除牙結石,再運用雷射與傳統開刀縫合模式交互運用,如此,傳統醫療效果也達成,新式的雷射醫療優勢也達到。

有位患者曾在別處接受雷射牙周病免開刀治療,因為術後出現牙齦仍紅腫不適來看診,他主訴吃了快兩個禮拜的止痛藥,卻仍持續疼痛,經過X光照出才發現牙骨床已經被細菌侵蝕得很嚴重,再做二次牙周治療時,所剩餘的齒槽骨又比第一次來得更少。呂睿庭指出,雷射治療的優點不少,但依照每位患者牙周嚴重程度不同,醫師會給予不同的治療計畫,如果齒槽骨受感染侵蝕嚴重,仍然必須施以傳統翻瓣手術,進行大面積徹底清創滅菌治療,才能確保往後牙周病的感染獲得良好控制。

傳統治療牙周病是利用開刀手術將牙齦肉翻瓣,刮除裡頭的結石與污垢,至少須經過4到6次的療程,尤其是重度牙周病患,因為骨床流失過多,往往需要經過傳統的清創過程,再進行補骨動作,無法僅藉由雷射達到完全的治療。許多牙醫師都認為,傳統手術目前依然是治療牙周病的標準程序,雷射治療只是「輔助性」治療,其實傳統與現代醫療相輔相成,才能為患者達成完善的醫療效果與需求。

在牙周病的治療領域裡,雷射治療與傳統手術皆非萬能,牙醫師何擇榮表示,雷射能利用高效能光束滅菌,傳統手術則施以翻瓣達到徹底清創,彼此「截長補短」,就能達到最佳療效。不過因為雷射治療屬於高專業技術,一不小心恐因能量過強因而破壞牙根之虞,建議應慎選有專業執照、經驗豐富的牙醫師,才是有智慧的消費者。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0&id=11517

文章來源: 中時

牙周病患提防阿茲海默症威脅


牙周病患者要小心阿茲海默症威脅。美國、丹麥研究團隊追蹤二十年資料發現,牙周、口腔疾病患者出現認知障礙的機率比一般人增加九倍之多,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此外,口腔發炎也很可能造成腦部發炎、神經退化病變等。

美國紐約大學牙周病學與植牙學副教授安吉拉‧卡莫(Angela Kamer)為研究計畫主持人。卡莫博士表示,同樣是認知功能正常的兩個人,其中一人牙周沒有發炎或只是輕微發炎,另一人的牙周則明顯發炎,相較之下,牙周病患者較容易出現認知退化。

在二○○八年,卡莫博士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血液帶有較多牙周病發炎因子、抗體。這次研究團分析、比對一五二人資料,包含口腔發炎病史、認知功能好壞、智商變化等。研究追蹤達二十年,直到他們七十歲。研究成果發表於七月十六日在西班牙舉辦的二○一○年「國際牙醫學研究學會」(IADR)年會。

研究發現,和沒有牙周病、輕微牙周病患相比,七十歲牙周病患的認知功能明顯偏低,認知退化風險增加了九倍。五十歲的牙周病患也一樣,認知功能較差。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認知功能,如肥胖、抽菸習慣等,即使將這些變數納入計算,結果還是顯示牙周病和認知退化大有關係。卡莫博士計畫進行更大規模研究,並針對不同種族做分析,進一步檢驗牙周病是否真會影響認知功能好壞。

文章來源: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