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IDM擴大釋單 台積電Q4樂觀


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國際整合元件廠(IDM)自有舊晶圓廠陸續關閉,包括飛思卡爾、恩智浦、安森美、富士通、瑞薩等業者,9月起開始擴大委外代工釋單,台積電(2330)受惠於IDM廠大單到,加上為超微代工40奈米加速處理器Ontario訂單亦將到位,第4季營收季減率可望低於5%,遠優於市場預期。

台積電獲國際IDM廠擴大委外代工訂單消息陸續傳出,外資昨日擴大買超台積電,單日買超張數達51,125張,並推升股價上漲0.8元,終場以62元作收,成交張數達66,009張。也就是說,台積電昨日成交股票幾乎都被外資買走。

由於第3季ODM/OEM電腦廠急減晶片訂單,導致整個電腦晶片生產鏈進入庫存修正期,外資分析師及國內法人不約而同下修台積電第4季營收預估,普遍預期將較第3季衰退約10%幅度。不過,9月以來台積電接單維持穩健,在IDM廠持續擴大委外下單之下,台積電第4季就算進入傳統接單淡季,產能利用率仍將維持在95%至100%,營收季減率將低於5%。

事實上,2008年底的金融海嘯之後,歐美日等地IDM廠均決定關閉舊有6吋或8吋廠,包括飛思卡爾、愛特梅爾(Atmel)、安森美、富士通、瑞薩(Renesas)、國家半導體、恩智浦(NXP)等業者,均陸續停止舊晶圓廠投片動作。而經過將近3季度的產能及技術認證後,IDM廠訂單於9月後陸續湧入台積電,是推升台積電第4季營收季減率低於預期的重要原因。

法人表示,台積電第3季營收可望略高於先前法說會中預估的1,110億元,且營收年增率在7月觸底,預期8月後年增率將開始逐步拉高;由於台積電股價走勢幾乎與營收年增率同步,且先前預期的產能過剩及庫存修正等問題均已反應,由此看來,對台積電股價後續展望並不看壞。

值得注意之處,是台積電為超微代工的首款40奈米Ontario加速處理器(APU),訂單將於第4季正式到位,超微預期在明年第1季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及德國漢諾威電子展(CeBIT)中,展示由台積電代工的新款處理器晶片。所以,超微APU訂單也成為推升台積電第4季營收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章來源: 中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