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產業轉型要走回頭路?


猶記幾天前馬英九總統感傷地大嘆高雄港貨運量跌出十名外,緊接著高雄縣的楊秋興縣長也立刻表達相同意見,並表示自己對高雄有非常大的使命感。不過,高雄港的貨運量下滑到底是什麼原因,他們似乎都沒有提及?如果我們從台灣的產業轉型歷史來看,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簡而言之,過去台灣生產家具、成衣、雨傘、燈泡等「量體較大」的勞力密集產品,隨著台灣產業轉型,已經轉變成晶元、精密零件、軟體等產業。這些價值較高的產業產品「體積」,怎比得上勞力密集產品呢?

在台灣還是「世界工廠」的七0至八0年代,我們的成衣、雨傘、家具、燈泡等產品,幾乎都是佔全世界極高市場佔有率的產品,也因此高雄港的貨運量非常之大。大約40歲以上的人,也許都還有「客廳即工廠」的深刻印象。當時,台灣工廠大賺歐美的訂單,的確讓台灣經濟成長成績突出。然而,隨著台灣的工資、地租節節上升,勞力密集的「世界工廠」慢慢移轉到東南亞以及規模最大的中國。也因而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國就佔了六個港口,從產業結構來看,這並不足為奇。

當台灣發覺工資、地租已經不再具有優勢,政府計畫「產業轉型」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當時常常舉的例子是:我們的一貨櫃燈泡,換不了幾個瑞士手錶。因此,台灣必須轉型成「精緻」與「精密」的產業才對。甚至到了近期,行政院的產業政策中,對於「文化創意產業」、「數位內容產業」都列入優先發展,或者兩兆雙星產業。具有一般常識的人,應該都可以判斷得出上述兩項「無形產業」雖然價值夠高、影響力夠大,恐怕對於高雄港的貨運量都不會有什麼助益!

如果政府要把高雄港的運量再度列入世界十大港口之一做為目標,而不在乎產業的精緻與精密價值,看來哽咽的馬總統與感嘆的楊縣長,可以考慮回頭讓台灣生產體積更大的產品,來拉抬高雄港的運量。盲目地以一個沒有意義的指標做為標準,卻不思考內在價值。但這樣的作法對嗎?

台灣未來若能在文化產業、數位內容產業、觀光產業、知識經濟產業創造出佔有世界一席之地的成果與產值,即使高雄港貨運量跌出二十名外,也不需要太在意。我們可以理解政治人物遇到選舉時,總有些選舉語言。但是,當選舉語言與產業政策息息相關時,就請政治人物務必好好考慮自己的發言。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戴章皇,新竹人,中華海洋生技公司總經理。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文章來源: NOWnew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